(吉隆坡21日訊)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計劃延長減產協議半年,受此消息提振,國際油價週二小幅上漲。
大馬時間截至傍晚7時半,紐約原油期貨上漲0.64%,每桶報48.53美元(約215令吉);布蘭特原油期貨起0.77%,每桶報52.02美元(約231令吉)。
“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透露,OPEC成員國傾向將石油減產協議自7月起再延續半年,但一切都取決于以俄羅斯為首的非OPEC產油國是否配合。
但OPEC內部是否能達成再度減產共識也令人存疑,目前看來,伊拉克可能是最大的阻礙。
自從美國2003年入侵伊拉克以來,伊拉克一直享有OPEC減產豁免權,以幫助國家重建。但是近年來,伊拉克已成功實現增產,甚至超越伊朗,成為OPEC第2大石油生產國。目前,伊拉克石油日產出已達440萬至450萬桶。
伊拉克因此成為OPEC能否履行去年11月減產協議的關鍵角色。目前看來,伊拉克對減產的態度並不積極。
此外,野村證券(Nomura Securities)今日發布報告稱,該行預計OPEC將延長減產至今年下半年,同時把2017年和2018年的布蘭特原油價格預估,分別維持在每桶60和70美元(約265.70令吉和310令吉)不變。
野村證券分析師在報告中指出,近期美國原油庫存增加是因為季節性因素,這不會對全球油市再平衡造成負面影響。該行預計今年下半年美國原油庫存將出現大幅度的下降。
OPEC自1月1日起減產6個月,每日減產約120萬桶,此為8年來首次減產。俄羅斯和其他非OPEC產油國則同意每日減產60萬桶。
不過目前為止減產還未達到期望的效果,且美國等其他產油國趁機增產,導致原油價格自年初以來下跌逾10%。OPEC將于5月25日在維也納舉行下一次的產量政策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