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9日訊)一項最新數據顯示,過去數月外資已從債券市場撤資350億令吉;那邊廂國家銀行及馬證交所近期不約而同有意修改條例,擬開放賣空活動,似乎反映出對外資前景信心不足。
安邦智庫(Anbound)研究員洪文傑回應《中國報》詢問時指出,國行向來很少採取主動,今次考慮放寬賣空條例,相信主要是以防範為主,並對債市前景存疑,為免撤資問題惡化,而有意採取的應對措施。
政局動盪影響信心
他強調,但這不代表目前情況(撤資)有惡化,只是上述提議難免引發市場揣測連連。
據“彭博社”報導,國行于11月份採取多項措施,打擊貨幣投機者,已成功抑制市場的投機活動,但同時這也加劇資金流出,以致目前得收拾慘局。
據NEX集團旗下電子外匯及固定收益交易平台EBS BrokerTec指出,令吉岸外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簡稱NDF市場)交易,自國行去年11月份採取穩匯措施以來,已下滑約70%,以防止外資銀行炒作令吉。
該機構指出,隨著此前一輪鎮壓后,截至今年2月份的過去4個月中,全球基金已從大馬主權債券市場中撤離超過350億令吉。
洪文傑說:“其實(債市)投資者撤資主要是對當前政局有保留,且大選已非常近,信心難免動搖,投資者都會採觀望態度是很自然的事;開放債市條例,允許賣空活動刺激市場流通量是其中方法,只在于是否真有必要走到這一步?”
據“彭博社”引述國行助理總裁阿德南再蘭尼報導,為深化本地金融市場、重新激起投資者對大馬政府債券的購興,國家銀行擬放寬賣空政府債券條例,允許企業和保險公司賣空主權債券,協助管理他們的利率曝險及提振交投量。
旨在向成熟金融市場看齊
多名專家亦向《中國報》指出,國行此舉只想提高市場吸引力,因為開放市場是未來趨勢,我國只是朝向已開發及成熟的金融市場看齊!
Fundsupermart.com高級分析員李天翔接受《中國報》電訪時指出:“基于國內債券市場並沒有賣空選項,因此債券持有人,不是買入就是賣出;此舉可提高債市靈活性,並有效刺激債市流通量。”
“國外較成熟的金融市場,金融工具五花八門,整個市場充滿生氣,長遠來說,大馬金融市場需趕上這些國家,以提高吸引力,而目前我們正逐步朝向此方向。”
馬來西亞中華總商會社會經濟研究中心執行董事李興裕則認為,放寬管制是為了讓基金經理可以擁有更多伸縮性,更多措施來管理旗下投資組合,進而創造市場的流通性及交投量。
即使落實 限制亦多
洪文傑認為,與其放寬賣空條例,可考慮從調整債券價格及收益率來吸引投資者。
“為防止外資進一步撤離,國行總要採取應對方法,建議可通過調整債券價格及收益率來吸引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