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1日讯)中国银监会强化银行业全类型风险防控之时,各地银监局正在开展「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3套利现场专项检查。3位消息人士週一稍晚透露,是次检查业务范围均为2016年末有余额的各类业务,必要时可以上溯或下延,以全面摸清银行业高槓桿多嵌套长链条等风险。
消息人士並引述相关文件称,检查要求通道类业务发展速度和规模过高,且风险管理能力明显跟不上要求的银行,制定有效整改计划,且交叉性金融產品出风险由资金来源方承担责任。
对於资金来源於自身的资產管理计划,银行要切实承担起风险管控的主体责任,不能將项目调查、风险审查、投后检查等自身风险管理职责转交给「通道机构」;並要建立银行体系与资本市场、债券市场、保险市场、外匯市场之间的防火墙,不得为各类债券或票据发行提供担保。
摸清高槓桿风险
一位接近银监会的消息人士表示,「查得特別细,压缩金融机构『通道业务』,缩短融资链条,引导银行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同时,全面摸清风险以有序去槓桿,贏得处置风险的主动权。」
根据通知,3套利专项治理工作,主要是针对当前银行同业业务、投资业务、理財业务等跨市场、跨行业交叉性金融產品存在的槓桿高、嵌套多、链条长、套利多等问题开展的;检查业务范围均为2016年末有余额的各类业务,必要时可上溯或下延。
《路透》暂未能联络到中国银监会对上述消息予以评论。
其中,监管指標套利主要內容包括,是否存在通过各类资管计划违规转让等方式,实现不良资產非洁净出表或虚假出表,人为调节监管指標;是否违反监管规定或会计准则,通过虚假盘活、过桥贷款、以贷收贷、平移贷款等掩盖不良,降低信用风险指標,或调整拨备充足率指標。
是否通过卖出回购或以表內资產设立附回购协议的財產权信託等模式,將金融资產违规出表或转换资產形態,以达到调节监管指標的目的;是否存在考察期末时点,將风险权重相对较高的同业资金缴存央行,期末立即转回,人为调节会计报表和资產风险权重,虚增资本充足率及收益调节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