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发展的一大优势便是以水力、能源、矿物等为代表的自然资源。早期大部分拉美国家均以一两种初级产品出口走上发展道路。这也是中拉开展合作最主要的领域之一。
拉美国家面临发展的瓶颈,资金不足、技术缺乏是拉美国家的发展痛点。此外,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日益突出,严重阻碍了拉美国家下一步的发展。虽然拉美国家颁布了各种形式的发展规划,基本内容也都涵盖改善基础设施问题,但囿于缺乏技术与资金的支撑,加之基础设施建设本身投资量大、风险高等特点,拉美国家都亟待与他国展开合作,助力本国建设。
事实上,早在中拉合作被纳入“一带一路”框架下之前,中拉已在基础设施领域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如2016年中国企业投资的牙买加南北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圆了该国近半个世纪的梦想;在中国金融机构的支持下,中国企业承建了厄瓜多尔的多条公路和多座水电站等。
而作为“一带一路”的自然延伸与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方,拉美地区参与“一带一路”正当其时。
如今,中拉“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行稳致远。为应对国内部分货运铁路系统设备陈旧且事故频发的问题,阿根廷政府制定了“铁路振兴计划”,要改造升级国内庞大的运输体系。
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中国铁路装备制造和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加快进入阿根廷市场。2018年1月3日,由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中车集团联合研发的货运列车抵达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港。中国列车投入使用以来,圣马丁线的运输成本降低了40%,曾经失去的客户重新选择了铁路运输。
未来,基础设施建设仍将是中拉合作的重点领域。推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拉合作,不仅能促进中拉关系再上新台阶,对实现拉美地区内部的互联互通,推动拉美一体化进程也将颇有助益。
文章来自 - 《人民网》